情緒與壓力

當我陷入無限焦慮迴圈- 許嘉文 諮商心理師

 

          當我陷入無限焦慮迴圈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 許嘉文 諮商心理師-


    焦慮是大家從小到大、或多或少會經驗到的一種情緒感受,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焦慮是被歸類為負向感受,實際上焦慮跟表現的關係是倒U型,因此適當的焦慮反而能讓我們提早準備而有好的表現,但若焦慮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反而讓我們水準失常。

    當焦慮發生時,身體上可能就會有冒汗、呼吸和心跳加速、顫抖、失眠、胸痛、胃部不適等生理反應,而在心理上就會感覺到緊張、壓力、不受控、害怕、緊繃、混亂等感受,我們的身心反應都能讓我們明顯感覺到焦慮正在發生,倘若焦慮的嚴重程度擴及到生活、人際和工作等面向,就可能影響人的基本功能和生活品質。

    焦慮與人類與生俱來的「戰鬥」或「逃跑」之本能息息相關,舉例來說,戰鬥狀態的人可能會說:因為我太焦慮了,總有好多的擔心和害怕,深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或有遺漏,所以會不停地無止盡的做。而逃跑狀態的人就會說:因為不想要面對或遭遇我擔心的事發生,所以我只好斷尾求生,選擇避開或逃離現狀,就像是預判了他的預判。

 

面對焦慮也等同於必須要戰勝恐懼,所以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因此當我們面對焦慮發生的同時,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步驟:


步驟1: 感受自我焦慮狀態
猶如上面所述,當焦慮發生時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一些緊張的反應,請先逐步觀察當自己焦慮發生時,通常會出現哪些反應。而當這些反應發生時就能夠辨別出「我正在焦慮中」,就有機會可以做身心調整與自我緩和。

步驟2: 安穩自我焦慮情緒
最基本和有效的自我穩定方式就是深呼吸,每當焦慮發生就可以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,慢慢地呼吸可以將你從混亂的世界中緩緩地靜下來以避免失控,也可以找一些方便隨身攜帶的小物或簡單的活動,例如:聽音樂、紓壓球、精油、散步、畫畫等,使專注力可以轉移到讓自己放鬆跟安心的世界,避免陷入焦慮的漩渦裡。

步驟3:找出焦慮背後的想法
每一個焦慮都伴隨著個人的擔心或害怕,試圖找出焦慮背後的原因,讓自己找出究竟擔憂什麼發生,或許這個原因是可以被理解或解決的,但也可能是源自於過往的創傷,找出關聯後或許就能夠有機會克服及處理。

溫馨提醒

不論是進行諮商或者就診身心科及服藥,焦慮都是無法被「完全」消除的,我們要做的是與焦慮一起共處,並且知道怎麼應對和了解自己的焦慮才是合理適切。當我們能知道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或被陰影事件影響後,或許我們就能因為多一分的理解而更溫柔地善待自己,並也能克服焦慮多一些。

許嘉文 諮商心理師

性侵害創傷與復元
情緒與壓力調適
自我探索與成長
成癮議題
多元文化與性別
人際關係
悲傷與失落
婚姻與家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