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與壓力

道別練習題 - 當你離開以後-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


道別練習題 - 當你離開以後


            - 胡綺祐  諮商心理師-

 

    「媽媽走了之後,整個家都變了,以前都是她維繫著全家人的感情,現在的家,沒有溫度,我也不覺得有誰能夠像她一樣,可以支持我、理解我,我真的很想她…
說到這,小真(化名)止不住淚水,在諮商室裡放聲大哭,自從一年前,母親因病離世後,小真經常處在思念的悲痛中。


    悲傷,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課題,尤其是面對親人離世,復原的歷程總是艱難。隨著與離去親人情感的程度、離世的因素,以及面對離別的可否預知度,都會對人們帶來不同強度的悲痛影響。

    最難熬的,總是那複雜、反覆的混亂情緒與紛亂思緒,「我好希望一切都是假的,只是一場夢,可每天早上醒來,我都得接受這是一個讓我痛苦的事實。」瑞士精神科醫生庫伯勒.羅絲提出的「悲傷五階段」,指出當人們面對哀傷失落事件時,會歷經: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憂鬱,最後走向接受,有些人可以順利地走完五個階段,有些人會來來回回於其中,也有些人會在某個階段待比較久,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,悲傷復原本來就沒有表定的時間,每個人都有自己前行的速度。

    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,如何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、梳理自己的思緒。陪伴小真的過程,我總是鼓勵她,允許接納任何的感受,這些心情需要有個出口,也許表達的過程,會伴隨著淚水,但眼淚是對自己的疼惜,也是對於離世親人珍貴的感情連結
 
晤談期間,我帶著小真進行「四道練習」:道愛、道謝、道歉及道別,將內心許多想說的話,用說的或寫的,向離世的親人傳達
 
道愛「媽媽,雖然我很少親口對您說,但您是我最愛的家人,因為您總是支持著我,讓我能勇敢的選擇我想要的路,您給我滿滿的力量。」
道謝「媽媽,我想謝謝您,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大家,您是我最安穩的後盾,我知道有您在,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太擔心,您讓我感到好多的安心。」
道歉「媽媽,對不起,我沒能在您生病時好好照顧您,在外地讀書的我,無法常常回家,我承認我內心好害怕,看到您受苦的模樣,我很後悔,當時沒有花更多時間陪伴著您。」
道別「媽媽,我還不知道可以如何跟您道別,想到這些,心又痛了起來,我知道我再也無法觸碰到您,但您會一直在我的心裡。」

    緩緩進行著「四道」,小真回想起許多與母親美好的回憶,時而哭泣、時而會心的笑,小真開始能夠接受,這是一段漫長的歷程,似乎也比較能願意慢慢走、漸漸將悲傷化成心的力量我帶著小真規律地吸氣與吐氣,並在心中想著母親,默念著:「我願意讓自己健康、快樂的活著,來報答您的養育之恩。

胡綺祐 諮商心理師

諮商心理師 諮心字第001869號
情緒與壓力調適
伴侶關係
親子關係
人際溝通
失落悲傷議題
表達性藝術媒材與自我探索